從鹿港大街看日據時期建築立面

路上我們走經鹿港的大街(中山路)時對初到鹿港的我著時驚訝,一路上連綿各有特色的日據時代仿新古典樣式立面就這樣林立在大街上,彼此有秩序的起起落落 但又再秩序中看見百花爭艷的精采,原來日據時期大街的模樣也別有這一方特色存在。

 

會受到這樣的衝擊其實並非我第一次看見日據時期兩層樓為主的建築立面林立,而是再這樣的時代下立面仍如此完善且豪不避諱的聳立在街道上。和台南的中正路相比擬之下,鹿港大街街面顯得被使用者尊重多了,一樣以日式立面為設計的台南中正路延續的本有了商業活絡,然而具有特色的延街立面卻被層層覆蓋的招牌給掩蓋了。曾幾何時我都時時幻想如果拆下那炫目刺眼的招牌後這一條中正路會不會更顯光芒四射,如今在鹿港我的眼前景色確立了我的判斷,但這也不禁讓我開始感嘆,商業與文化尊重是不是不能共存,鹿港的立面我猜想有大部分是在發展歷史觀光下被強制留下,更有大部分是在城市沒落後受外界衝擊的影響較小,讓這些立面得以存活至今再度發光。相較之下台南的中正路在現代性不斷淘汰追求流行反失去本來所擁有的珍貴文化產物,一個城市的歷史見證不正反映在這些沿街立面上,一直以文化根源自居的台南市在面對這些日據時期具有時代代表的立面卻遲遲不可正視其價值與問題,令人惋惜。

 

鹿港傳統街屋與曲巷體驗

初進鹿港灣彎曲曲的老街巷弄其實我本抱持滿懷期待。

然,我卻越走越發現他就宛若一個迪士尼化的劇場,有的只是場景與各式各樣打著懷舊記憶的招牌商店確實令我有很大的失落,又一個全台老街充斥的商業景色,只是換了一層建築表皮,空間細部也無法再度讓我們有所感受,只有透過專家解說一再空想,幻想曾有的場景。

 

對這地方的商家來說那些小小大大的空間與使用痕跡似乎是和生活脫節的。

不免讓我反思本來這地方的場域精神何在,我並非反對商業的駐進只是好像台灣的人民除了商業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在於尊重文化資源再利用,其實我挺喜歡台南神農街的街道現況。撇除修復的好壞,至少在我的體驗感受上,神農街的街道沒有太多的商業氣息存在。他就如同一條平凡的住宅社區一直平凡自然的存在著,他沒有跟時代脫節依舊以他住宅的型態延續到了現在裡頭的居民依舊是生活在他們共同歸屬的空間裡頭,沒有繁亂的商業人潮打擾著,讓我們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去觀察的同時,我們只會覺得那些小小空間下都存有生活的場景,可能是一群老婦人的共同聊天角落……等等。在鹿港的老街巷弄間我卻絲毫沒有居民生活感的想像,有的只是一家又一家招攬生意的店家,場景與活動舊如此活生生被斷裂開來

 

小結

    其實我覺得文化保存再普遍的平民教育裡頭仍舊和切身毫無關係,都市裡頭的人們看小鎮小街只是想體驗不同的民情風俗,接受一下懷鄉情感與視覺瞬間的衝擊性。這些老街老巷歷史景點的商家,這些歷史建物與特殊空間環境也只是商品包裝的一部分,說破了頭我覺得真正看待這些文物有著非凡價值珍寶的人也只是那少數人群。最大的原因來自地方性的情感與自我文化的認定,這是自發性的 自省性的去關懷在自己生活週遭的一切,其實許多地方學者最大的動力是來自小時候的過往記憶而堅持這份力量。怎麼延續與擴大這份情感?讓地方居者對自己的文化有強烈的人認同。怎麼從自身建立起文化尊重的態度?我想才是最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noco93311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